在友人詹秀兰的陪同下,李世婧(右)正在游览亳州景点
她参与研究的科研项目曾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我是你们养育的女儿,现在回来了!”日前,定居在美国近10年的亳州人士李世婧阔别家乡多年后回到亳州,踏上老家这片熟悉的热土,她掩饰不住内心的激动。76岁的李世婧在退休前是一位著名的女科技工作者,她参与研究的“无缝线路新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应用”曾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改变了我国无法在桥上铺设无缝线路的历史。
最深记忆留在亳州
李世婧告诉记者,她幼时居住在市区曹巷口,祖籍十九里镇刘楼。初中毕业于原亳县一中。从高中开始一直在外漂泊,回亳州的次数越来越少,她的亲人中,目前只有哥哥的一个女儿还在亳州。尤其是退休到美国定居后,回亳州的次数就更少了,而最近的两次回亳一次是1984年,一次是2006年,最近的一次距今也有8年时间了。
这次回国探亲,李世婧首先回到亳州,四天的时间,她除了给父母扫墓、上坟,见见亲人、友人外,还故地重游,逛了一遍亳州的景点,吃了亳州的特色小吃。
“还是那种熟悉的感觉,仿佛又回到了童年。但这种感觉也让我觉得陌生,因为,亳州的变化太大了,变得比以前更美、更大、更有活力了。”李世婧说,她对亳州的记忆一直是最深的,可是现在回来,她已经找不到位于十九里镇的老家村庄了,农村都变成了城市。
人在国外心在祖国
别看李世婧已年过古稀,精神头却极佳,每次漂洋过海的回来,她总是孤身一人,换乘各种交通工具,她都不曾觉得有丝毫的不适。
“可能跟心情有关吧,一想到要回到阔别已久的祖国,即将要见到老家的亲戚、朋友,心里由衷地激动。”李世婧说。
掐指算来,李世婧自退休后到美国居住已有近10个年头,按规定,在美国定居5年以上,就可改入美国国籍。但是,李世婧从来没想过要为自己换国籍。“为什么要改国籍?我是一名中国人,我以自己是一名中国人而感到骄傲和自豪。”李世婧说,她老伴五年前就去世了,两个女儿,一个在美国,一个在英国,若非如此,她退休后也不会在国外生活,因为,她的心一直在中国。
一路走来满身成就
回顾一路走来的生活,李世婧觉得她把自己的大半生都献给了工作,尤其是在学术研究方面,花费了她太多的精力。
从李世婧个人简历中,记者了解到,李世婧1961年毕业于唐山铁道学院,后在某铁路局当了10年的技术员。1971年以后,一直在四川从事高等教育工作,曾任西南交大土木工程学副教授、图书馆副馆长、研究馆员等,出版过两部专著,发表学术论文二十余篇。1996年至1999年,她还担任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专业技术资格高级评审委员会委员”,铁路现场实际工作经验十分丰富,是四川省通报表扬的女科技工作者。
而对于李世婧来说,她最大的成就是在参与无缝线路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中所作出的贡献。该项目从文革时期开始研究、八年才出成果,于1985年获首届“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当时,中国作为这么大一个国家,在建桥时却没有无缝线路技术,这是一个很大的缺陷,而这个项目的成功研究正好改变了我国无法在桥上铺设无缝线路的历史。”李世婧说。(亳州晚报-记者 郭玉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