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分享朋友圈

已有 10553 人浏览分享

利辛往事---被缴械的夏书记

  [复制链接]
潜龙勿用 发表于 2011-12-16 10:38:02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前言 :      
       2001年2月10日,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播出了安徽省利辛县县委书记夏一松拒贿60万余元的先进事迹。2001年3月,因岳母去世和妻子做手术,夏一松请假回到宿州老家。还没有等到回利辛县上班,4月下旬,便收到了免去夏一松利辛县县委书记职务,改任省国土资源厅副厅长的调令。至此,夏一松共当了260天县委书记的职务。

    这引发了人们的很多思考:是因为利辛县的积弊已经得到根治,夏一松已经完成任务而得以荣升了吗?非也。夏一松的事迹在《焦点访谈》播出后的第10天,即20日凌晨,该县大操场就出现了用死婴代指夏一松,将其挂在篮球架上,意指要将夏一松吊死的恐吓事件。说明利辛县的暗流仍然十分猖獗。是为了保护、重用无畏的战士吗?非也。共产党使用干部的政策从来不是这样。在利辛县最需要夏一松这样的党员领导干部的关键时刻,将他调离,无疑等于一个正在冲锋陷阵的战士被突然命令放下武器,这明显十分有利于敌人的反扑。接下来,人们自然要发问:不是去加强夏一松阵营的力量,反而要将其调走,怎么会这样子?利辛县的问题怎么办?难道重新调入一个新的领导会比已经比较熟悉情况,并且已经取得阶段性战果的夏一松更有利于利辛县问题的解决?宣传夏一松的事迹,是对正义力量的声援,可是为什么一家中央级大报已经采访完毕,写成了稿子,仍然最终不能刊发?

    尽管中央在不断加大打击腐败的力度,但我们应当清醒地看到腐败势力绝不是省油的灯,只是因为腐败势力还不够强大,他们才采取了将夏一松“欢送”出利辛县的婉拒办法;如果这种势力已经强大到能独霸一方的程度,情况会怎样?而他们如果有国外势力的支持,那将又会发生什么情况?但愿安徽省委自有周密的反腐战略部署,但愿以上都是不必要的错误思考,都是杞人忧天,其实是根本不可能发生的事情。

草于2001年6月卢明白

正文:
    利辛的“特殊”,夏一松到任不久就领教了。那是他第一次主持县政府全体成员会议,通知8时准时开会。可夏一松准时到达会场时,发现这里空荡荡的,连他自己才两个人。整个开会期间都能听到迟到者推门的吱呀声和放肆的议论声。利辛开会就是这样,甚至有人认为给新官来个下马威好。

    夏一松很生气,但很快发现更让他生气的是“这里几乎没有什么是按程序来办的”。县人事局名义上是归县长管,可进人和提拔干部几乎没有按程序和公开讨论过,一切都在人事局内部“黑箱操作”。

    夏还发现,利辛在运作项目资金方面也有“自己的一套”:由于利辛是国家级贫困县,国家计委和省里会有一些项目资金。而这些资金的运作被当地人称为“五个W(无)”:无招投标、无资金管理办法、无资金划拨程序、无监理、无真正意义上的竣工验收。如何使用,全靠施工单位、主管部门和县领导如何“勾兑”。

    利辛一个离休老干部透了点“天机”:利辛县政坛暗里分成若干派别,形成利益集团,官员子女大多安排在包括公检法在内的要害部门,他们彼此制衡,又一致对外,外来的官员是不好得罪他们的,否则就呆不下去。当然夏一松如果“识相”的话,钱是自动会送上来的。

    2000年春节,利辛的一些干部跑到夏一松远在百公里外的宿州家中给他拜年。一个乡镇干部给夏一松送了一蓝子进口水果,正值年关,夏也不好推辞,收下了,转送给岳父母吃,可前脚刚送去,后脚电话就来了,电话那头老岳父说水果下面有钱。夏一松警惕了起来,其后凡是要送拜年礼金的,连坐都没让坐就给打发走了。那个乡镇干部也被夏一松骂了一通,退了钱。

    夏“不懂礼数”的名声就在利辛传开了。

    2000年8月8日,夏被任命为县委书记。他在利辛宾馆416室的宿舍顿时热闹非凡,不到一个月,夏就收到各种名义送来的“礼金”22万元。一些人也不是很客气,放下钱就直接对夏说你应该怎样怎样。

    9月4日,夏在全县干部警示教育大会上宣布:“三天内,谁送的钱谁取回,否则全部交县财政。”这在利辛历史上还没有过,一些人吃惊之余,给夏取了个外号“吓一跳”。那些干部羞答答地来领钱了,20万元被领回去,其余2万元被夏上缴财政。

    利辛有人放出话来:“不信搞不掂他夏一松。”

    不久,夏一松在下乡时摔伤一条腿,只能在宿舍办公。夏一松在伤病期间共收到礼金多达40余万元,除大部分被夏当场或事后退回来人外,没有留下姓名的现金还有十几万元,夏一松全部上缴县财政。至此,夏一松共拒收、上缴礼金近60万元。

    他在一次“三讲”大会上说:“别怪我不客气,利辛财政那么困难,有的干部去年欠发5个月工资,你们扪心自问,给我送来的3万、5万从哪里来?”

    夏一松有自己的“游戏规则”。他在大会上对干部说:“只要你把群众放在眼里,按制度和程序办事,而且做出了成绩来,群众就拥护你。利辛的风气正了,群众就有信心,利辛也就有了希望。”

    利辛的“走读干部”曾让农村群众很反感。夏一松来了后就下规矩,乡镇领导必须一周有6天晚上呆在乡镇里,由县委组织部晚上打电话到宿舍抽查,无故回城的通报批评。

    在利辛县搞工程向来是一些人发财致富的手段。而夏一松成立县城规划审查委员会,所有的工程项目都必须经过总体规划的要求进行公开招投标,断了好多人的财路。

    而要改变利辛县的风气,最关键、最敏感也最复杂的就是干部任用问题。夏一松有一套理论:一个地方如果买官跑官这条路总能走通,就会有更多的人去走,发展下去,干实事的人就会丧失希望,被同化。

    在利辛有顺口溜:“跑跑送送,提拔重用;光跑不送,原地不动;不跑不送,降格使用。”刘家集乡的于庆蓝是后者,她在乡镇副职岗位上原地踏步了10年,群众的评价很好,前年就被免去镇人大主任的职务。

    2000年10月,夏一松实施新的提拔干部方式,于庆蓝在民主评议中票数最高,通过程序被选为刘家集乡的乡长。而在此前她根本就不认识夏一松。刘家集的村民奔走相告:
以后当官不看“天线”要看“地线”了。

    在夏一松的新制度下,李林、王群燕等一批30多岁、有能力和群众基础的年轻干部被提拔到县医药管理局局长、县广电局副局长等重要岗位上,这在利辛县是破天荒的。

    2000年9月,也就是夏在担任县委书记后第一次公开退还“礼金”后不久,县委大院的墙上突然贴满了匿名传单,说他“其实是个大贪官”、“伪君子”、“道德败坏”之类的。

    一次散发到县委大院、县宾馆和大街上的匿名传单简直就是黄色小说,描述“夏书记和某干部共享一个情妇”;而另一份传单把一篇“买凶杀官”的报道复印很多份,写上夏一松的名字,明显带有恐吓的意思。

    有人扬言“夏一松不除,利辛难安”。夏一松还是坚持不肯住进上级领导为他安排的位于武警中队的住房,领导只好安排两个武警住在他宿舍对面保护他。

    2月20日发生“死婴案”后,作为重要物证的死婴、铁钩和塑料绳等物翌日居然在县公安局刑警队“失踪”了。夏一松火了,想不到他一发火,死婴和那些物证奇迹般地又回来了。县里的一些干部也以关心的口吻劝夏一松,“老夏,你可得注意安全,最好先去避一下。”有的语气里还能听出温情,有的却隐隐有“逼宫”的味道。

    有些领导对他到《焦点访谈》“露这个脸”似乎有点看法:你廉洁,把钱退了不就得了吗?把买官跑官的丑闻搞到全国去,给地方抹了黑。一些领导考虑到夏本人的安全和利辛的“稳定”,对他能否继续在利辛干下去,产生了动摇,也不想让事态继续扩大。

    一些新闻媒体到利辛县打算正面宣传夏一松的事迹,也遇到有关方面的婉拒。一个已经证实的消息是,一家中央级大报已经采访完毕,写成稿子了,也因为种种阻力未能刊发。因岳母去世和妻子做手术,夏一松3月份请假回到宿州老家。还没有等他回来上班,4月下旬,调令下来了:免去夏一松利辛县县委书记职务,改任省国土资源厅副厅长。至此,夏一松一共当了260天县委书记。

    夏一松要走的消息传回利辛,有人痛哭流涕,有人弹冠相庆。

    据说夏一松前往合肥报到之前,几个朋友专程到宿州给夏一松庆贺。跟夏喝酒时老发现他闷闷不乐,就很奇怪:“你升了官还不高兴?”夏一字一顿地说:“把官职看得太重的人就不是好官。在利辛县最关键的关头让我走,就等于一个正在冲锋的战士被缴了械……”

    朋友连忙打圆场:“老夏喝醉了,喝醉了。”

来源:2001年5月11日《南方周末》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兜风 发表于 2011-12-16 19:02:12 | 显示全部楼层
说的太好了。利辛需要这样的好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

关注

1

粉丝

42

主题

QQ|关于我们|商务合作|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亳州家园网 ( 皖ICP备14014694号-1 )

GMT+8, 2024-12-4 16:18 , Processed in 0.313174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z X3.4

© 2010-2023 bozhoubb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