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分享朋友圈

已有 3014 人浏览分享

亳州土地整治扮靓新农村

[复制链接]
皖北小生 发表于  2012-1-6 14:22:13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2011年,全镇150个自然庄规划成20个新村,18个已经开工,节约土地5000余亩。 ”谯城区淝河镇党委负责人日前告诉记者。淝河镇是亳州市土地整治工作的缩影,2011年,亳州市立足农业大市的基本市情,深入开展土地整理,进行田、水、路、林、村、房综合整治,集约节约用地,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促进农业规模经营,农民集中居住,产业集聚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

  记者2011年底来到淝河镇李小庙村,这里的新村建设已进入尾声,最后一个村民活动广场将竣工。届时,新村将拥有广场、村办幼儿园和垃圾处理中心。 “去年还住着低矮瓦房,马上就能在新楼房里过年了。 ”村民王永民高兴地说。近年来,亳州市实施土地复垦整理项目,补充耕地10.17万亩,连续11年实现了耕地占补平衡。 2011年,全市7个国家和省级土地整理项目申请验收,总规模11.7万亩,总投资1.37亿元,可新增耕地面积5893亩。

  在土地整治中,亳州市结合建设用地挂钩置换政策,开展村庄布点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村庄规划建设、集镇开发建设等。 2011年,全市81个乡镇规划修编已全部完成,规划建设的1401个新村(中心村)已开工建设280个。谯城区在新村规划建设中,投入建设用地挂钩置换报批节约的费用3亿多元,拆迁旧村庄121万平方米,整理复垦土地2.46万亩,积极引导农民将复垦土地整体出租给龙头企业和生产大户,或以土地入股走公司化道路、建立农业专业合作社等途径,推进优质粮食、中药材、蔬菜等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使农民既能以土地使用权获得定期租金或分红,又能在自己土地上打工,实现“等量土地双重收入”。利辛县阚疃镇土地整理项目区修建的机井、农沟、渠涵等基础设施,在大旱中发挥作用,保障了粮食生产。(记者 武长鹏)-安徽日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

关注

2

粉丝

974

主题

QQ|关于我们|商务合作|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亳州家园网 ( 皖ICP备14014694号-1 )

GMT+8, 2024-6-16 18:20 , Processed in 0.152670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z X3.4

© 2010-2023 bozhoubb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