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分享朋友圈

已有 5170 人浏览分享

上海垃圾倒出的全国难题

[复制链接]
兜风 发表于 2016-8-22 14:29:15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2016年6月,“太湖垃圾偷倒事件”轰动全国。余波至今未平。

  新京报记者的调查道出了事件背景:上海自身处理城市垃圾的能力已接近饱和,导致本地处理垃圾的成本越来越高,而在上海周边,处理垃圾的成本相对低廉,由此,“垃圾生意”形成了一条灰色产业链。

  更大的背景,是中国城市纷纷面对垃圾围城的治理窘境。世界银行的报告显示,中国已经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固体垃圾产出国,产出垃圾占东亚垃圾产出量的70%。

  据《中国城市建设统计年鉴》(2013)的数据,2013年全国城市生活垃圾年清运量达到17238.58万吨。2013年,北京每天产生生活垃圾1.86万吨,焚烧处置比例低于1/3,上海、广州生活垃圾日清运量分别达2万吨和1.8万吨。

  垃圾在流转、堆放、填埋过程中腐败,病原微生物滋生。它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造成着水体、空气、土壤的二次污染和疾病的传播。
其实,哪里只是城市的问题,乡村更加不堪。一位原籍陕西关中的老人家,在北京工作到退休后,一门心思想回陕西老家过晚年,结果回去三天就返回了北京,他说:完全不是当年的乡村了,太脏了,到处都是垃圾,没法待。

  1998年,我亲耳听当时的全国人大副委员长邹家华说:听说葛洲坝大坝前堆满了大片垃圾,人站在上面都掉不下去。后来我在葛洲坝前亲眼目睹了这个让人震撼的场景。

  东方IC的图片显示:2016年7月28日,湖北宜昌,三峡水库太平溪、银杏沱等回水湾水域及三峡大坝坝前水区,漂浮垃圾成片聚集,清漂工人冒着烈日酷暑在打捞漂浮物。据悉,自7月上旬长江进入主汛期以来,大量来自长江支流及上游的漂浮垃圾涌入三峡水库。

  同样是人站在上面都掉不下去的场景。

  一

  人生中第一次被垃圾震撼是在1981年,在青海西宁市的火烧沟垃圾填埋场,看到巨大的深坑,无边的垃圾,方知城市的相对洁净是因为每天有无数车辆把清出的垃圾倾倒于此。

  1995年,我首次出境去澳门采访,就曾专门要求去看澳门的垃圾处理厂,我想知道发达地区是怎么处理这个难题的。站在澳门的垃圾焚烧厂干干净净、无噪音无异味的厂区,我了解到,这不是什么高新技术,有钱就可以建厂。心中顿时释然:中国现在虽然没有钱,可是将来有钱了,污臭不堪、占地甚广的垃圾难题,就会轻松化解。

  可是今天,虽然中国已成为富有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垃圾问题仍然没有解决好。

  二

  中国目前处理垃圾的方式主要是燃烧和填埋。

  据《中国城市建设统计年鉴》(2013)统计,2013年全国已运营的垃圾焚烧发电厂共有166座,日处理能力15.8万吨。根据《“十二五”全国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规划》,“十二五”末全国城镇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设施能力达到无害化处理总能力的35%以上,其中东部地区达到48%以上,日处理能力达到30.7万吨。

  垃圾焚烧,似乎是最适合现阶段中国的垃圾处理方式了。民众几乎都怕麻烦,不管什么垃圾只要扔出自己房间就万事大吉;政府不差钱;无数人指着建设垃圾焚烧厂的投资发财(广州已经有现实的相关腐败案件被查出);有的地方承接到垃圾焚烧项目的公司烧一吨就能得到一吨的补贴,巴不得多多益善……如此,垃圾被焚烧处理了,所有相关环节的人们各得其所,多么愉快!垃圾焚烧万岁!

  可是,问题来了!

  从广州到无锡,从南国到北方,抵制垃圾焚烧项目在中国成为热潮,据《瞭望周刊》的报道,仅仅2016年上半年,从沿海的浙江海盐、海南万宁到中西部的江西赣县、湖北仙桃,垃圾焚烧项目所引发的群众抗议和群体性事件之密集,引发社会高度关注。一边是垃圾围城、垃圾下乡,一边是公众质疑,垃圾焚烧遭遇需求之切和落地之难的尴尬。

  公众为什么抵制?公众怕什么?

  二噁英是公众对垃圾焚烧最大的担忧。

  在发达国家已被证明技术上完全可以处理的二噁英,为什么在中国成了公众对垃圾焚烧最大的恐惧?瞭望周刊的报道指出:公众排斥垃圾焚烧的原因很复杂,首先是监管漏洞所导致的公信力缺失。我国垃圾焚烧起步晚,在发展过程中,排放标准、环保监管等方面不够严格,一些垃圾焚烧项目运营不善、污染超标;个别企业的臭气、烟尘、飞灰处理不到位甚至偷排,影响到整个产业形象;环保监管缺乏足够的力度,导致公众失去了信任,进而形成不良印象和抵触心理。

  不能说公众的反对都是因为无知。有环保人士说:同样的技术,同样的企业,来中国建同样的垃圾焚烧场,花同样的处理成本……二噁英却会超标。根源首先在垃圾分类环节缺失。

  有的地方政府往往愿意花大价钱用大工程解决问题,给垃圾焚烧企业补贴。垃圾焚烧企业也不愿意分类,因为不管什么东西都烧比分类了烧……赚钱更多。

  三

  今天,再去发达国家和地区看一看,他们如何处理垃圾。

  德国政府1996年10月颁布了《循环经济与废物管理法》,通过严格的法规规定在生产阶段就要避免产生废物;无法避免并经使用过的废物要加以回收利用,实在无法利用时才允许作无害化处理。在德国有一家私有的公益性企业,被称之为“双元系统”,生产包装物的企业要交纳包装废物处理费,交费后可在其生产的包装物上打上标志,包装物使用之后,“双元系统”把这些带标志的包装废物回收后运往全国各地的中转站分拣打包,再运到资源再利用厂家进行循环利用,环保部门对整个过程进行监督。这样一家企业回收利用了全国包装废物的64%。1997年底,澳大利亚的堪培拉提出了“零垃圾”计划。

  2013年《世界报》一篇名为《旧垃圾填埋场下的上亿宝藏》的报道称,在德国明登市正在进行一项全球唯一的试验项目,几十年前的旧垃圾填埋场被再次挖掘并筛选,人们试图从中挖掘出“金矿”。据悉,从理论上说,全德国旧垃圾填埋场大概隐藏了至少600亿欧元的原料。

  至于垃圾焚烧为什么在德国没人抗议,无非是德国污染排放标准严格执行严格。据德国环境部2005年报告,德国所有生活垃圾焚烧厂二噁英年排放量由1985年的全年400g下降到不足0.5g;1990年,德国生活垃圾焚烧二噁英年排放量约占总排放量的近1/3,而到2000年,这一比例下降到不足1%。”
据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宋国君教授领衔的研究组了解,中国台湾生活垃圾处理方案先后经历了“填埋为主”、“焚烧为主、填埋为辅”、“资源回收”、“零废弃”四个政策阶段,1998年,成立资源回收基金管理委员会,推动“资源回收四合一计划”,回收起步较早。从台北市的政策效果来看,人均生活垃圾日清运量从1kg以上降低至0.3kg以下、焚烧量从最高点降低50%以上,垃圾分类减量效果明显。

  四

小时候上学时,来来去去总要经过一大堆煤渣。有大人说:听说日本要买我们的这些煤渣,不知道干什么用。我们国家因为不知道这会有什么用,所以明明可以变废为钱,却不敢卖。

  成人后生活在兰州,兰州人都知道兰州有着全世界最大的火炬,天天不分昼夜都在熊熊燃烧——那就是兰州化学工业总公司的大烟囱。人们常说:这烟囱里日夜燃烧的火,相当于不停在烧面值100元的人民币——因为,通过烟囱排出的是生产出一种产品后的废料,却也是能生产另一种产品的重要原料。
这两个小故事能帮助我们理解什么是循环经济。

  上世纪80年代人们开始强调从生产和消费的源头上防止污染产生。90年代循环经济的思路成型。如今,在发达国家,循环经济已经成为一股潮流和趋势,有些国家甚至以立法的方式加以推进。以德国为例,在GDP增长两倍多的情况下,主要污染物减少了近75%。95%的矿渣和70%以上的粉尘和矿泥得到重新利用。美国的循环经济有5.6万个企业参与,年均销售额高达2360亿美元,规模与汽车业相当,已成为美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日本2000年通过了“循环型社会形成基本法”,目标是循环资源回收率达到100%。

  2005年4月,中国发展循环经济的总体战略目标公开发布,即用50年左右的时间,全面建成人、自然、社会和谐统一的、资源节约的循环型社会,资源生产率、循环利用率、废弃物的最终处理量等循环经济的主要指标以及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能力等达到当时世界先进水平,全国全面进入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

  现在是2016年。

  五

  垃圾分类回收是国际通行做法,益处多多。宋国君教授的研究组提出的北京城市生活垃圾焚烧社会成本评估报告,测算出每吨生活垃圾焚烧成本为742元,在考虑收集、运输、转运环节后,这一成本为1902.06元。而在生活垃圾管理更高效的国家、地区,资源的替代(Replace)、减量(Reduce)、重复利用(Ruse)、循环再造(Recycle)与焚烧或填埋措施必须配套使用。单纯的焚烧造成财政补贴、健康损失、资源浪费的三重浪费。他们认为:如果垃圾分类回收能全面实施,可以显著、全面地降低垃圾管理社会成本。源头分类使得焚烧垃圾成分变化,每吨生活垃圾焚烧成本将降低178元。同时通过资源回收、收运成本降低等,可使每吨垃圾处理成本降低1200元,由1902.06元降至702.06元。

  2000年6月,包括上海在内,北京、南京、杭州、桂林、广州、深圳、厦门等8个城市,被确定为全国垃圾分类收集试点城市。

  时至今日,在北京,有限的规范垃圾桶,一般分为两个,一个上面写:可回收物;一个上面写:不可回收物。每次,手拿垃圾站在垃圾桶前,我都要沉吟许久:什么算可回收物,什么算不可回收物?有一次跟几个同事说起,大家纷纷说有同样的困扰,我才去了怕自己弱智的心病。

  有报道介绍慕尼黑的垃圾分类情况:慕尼黑自1991年开始进行环保型垃圾处理。所有的城市活动,包括著名的慕尼黑啤酒节,都只允许适用非一次性餐具和可回收包装;废纸百分百回收利用;bio垃圾(生物垃圾,比如非肉类厨余,花花草草等)用于发酵发电(为约1000用户供电),发酵垃圾将百分百作为堆肥使用。慕尼黑的垃圾分类主要是三大系统:bio垃圾、纸张垃圾、剩余垃圾(一般每家都有三个不同颜色大垃圾桶)。另社区都有专门的垃圾回收点,分类回收塑料类、轻型包装类、玻璃类(分棕白绿色)、旧衣物等垃圾。

  法国城市一般同列四个垃圾桶,第一个叫“垃圾”,第二个叫纸张,第三个叫包装,第四个叫玻璃(厨余垃圾是彻底分开的,不在这个里面回收)……意思就是,只有不可回收的东西才叫垃圾,可回收的都是资源,不作为垃圾处理。

  六

  其实,相信大家都知道我到底要说什么:在今天的中国,垃圾处理问题解决不好的症结,不是困窘乏策的资金问题——政府不缺钱;不是难以逾越的高科技难题——中国自己的企业就有这个技术能力,国际市场上也随时可以买到。

  如果说,让全中国垃圾处理问题现在都达到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水平,那是苛求。但是,在豪华程度已直逼纽约、东京的上海、北京、广州、深圳,垃圾处理就是一个文明程度的问题,是一个信用缺失的问题,是一个管理水准粗糙低下的问题。

  新的《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2016年1月1日已全面实施,主要污染物排放浓度限值基本上与欧盟标准相当,尤其是二噁英。关键是:随时的检验和执法。

  近期国家发改委、住建部联合发布了《垃圾强制分类制度方案(征求意见稿)》,垃圾处理难题,应该能解决好吧。

  (来源:腾讯 作者:孙凯)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

关注

1

粉丝

818

主题

QQ|关于我们|商务合作|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亳州家园网 ( 皖ICP备14014694号-1 )

GMT+8, 2024-11-24 22:28 , Processed in 0.170328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z X3.4

© 2010-2023 bozhoubb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