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分享朋友圈

已有 3578 人浏览分享

亳州的“袁隆平”

[复制链接]
兜风 发表于  2012-2-9 09:41:39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杂交水稻之父”的荣誉让人们记住了袁隆平,在安徽亳州同样有这样一个人,他扎根小麦育种行业,通过二十多年的不懈努力和艰辛付出,成功培育出高产优质小麦新品种“皖麦38”,解决了小麦优质和高产难以结合的世界性难题,他就是被誉为“安徽袁隆平”的亳州市农科所研究员刘伟民。

 大学毕业后扎根麦田

  1982年,刘伟民大学毕业,他放弃清闲的工作和丰厚的待遇,来到涡阳县农科所从事农业研究工作,开始了他所热爱的小麦育种工作。当时全国育种有一个不争的事实:高产的品种不优质,优质的品种不高产。为培育出高产优质的小麦品种,刘伟民一头扎进了农科所。

  农科所没有科研工具,刘伟民就动手做。试验田里,各品种小麦要挂标签,他四处搜集废旧包装盒剪裁成几千个标签。试验田需要有机肥,刘伟民便拎着粪箕到处拾牛粪,然后将一份牛粪和三份土混合起来,捏成团。种子种下去后,查看出苗情况更是天天都不落下。麦子收割完毕,要进行繁重而枯燥的数千粒重工作,一个品种要数一两千粒,几百个品种就是几十万粒,每天从早到晚不停地数。

 “皖麦38”培育成功

  功夫不负有心人,1997年9月,“皖麦38”被省品种审定委员会破格提前审定,当年得到推广。 1999年,“皖麦38”又顺利通过国家审定,并列入国家“九五”科技攻关计划。

  “压面条不断,包饺子不烂,做出的面包像沙发垫。 ”涡阳县正宇面粉公司品控部工作人员这样评价“皖麦38”。刘伟民知道,只有让农民接受,才能发挥“皖麦38”优质、高产、高效的作用。于是,刘伟民又踏上了品种推广的新征程,在“皖麦38”基础上,又育成了强筋小麦新品种“皖麦38-96”,并得到大面积推广。

  为农民增收20多亿

  十多年来,“皖麦38”不光在安徽省站稳了脚跟,还扩大到河南、江苏、山东等地种植。粗略测算,十年时间里,在全国推广3000多万亩,至少给农民增收20亿元。 “皖麦38”这项成果获得2001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而该年的一等奖是“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水稻项目。(中安在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

关注

1

粉丝

818

主题

QQ|关于我们|商务合作|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亳州家园网 ( 皖ICP备14014694号-1 )

GMT+8, 2024-11-23 20:06 , Processed in 1.402578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z X3.4

© 2010-2023 bozhoubbs.com